欢迎光临重庆乡村振兴平台!
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
  • 找产品
  • 找求购
  • 找企业
  • 江苏省滨海市鲈鱼稻田生态养殖技术

       日期:2023-11-12     浏览:220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    核心提示:江苏省滨海市鲈鱼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李 冬2020年,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启动了近 66公顷稻田养鱼试点工程,将抗旱保水与发展绿
     江苏省滨海市鲈鱼稻田生态养殖技术

    李 冬

    2020年,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启动了近 66公顷稻田养鱼试点工程,将抗旱保水与发展绿色经济有机结合,既种稻谷又养鱼,鱼吃害虫田蓄水。稻田养鱼主要以加州鲈鱼为主,效益显著,稻、鱼都是无公害食品,市场供不应求。

    1.稻田养鱼的生态优势

    稻田建凼养鱼,干旱期也有水用。过去每逢干旱季节,池养鱼塘时常因河水断流而导致排灌困难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启动稻田养鱼项目。饲养前在准备养鱼的稻 田 挖 出 67 平 方 米 的 水凼,水凼至少可蓄水30~50立方米,干旱时期可满足养鱼稻田一段时期的灌溉需要。同时将四周垒好0.8米高的围埂。每块养鱼稻田挖出“十”字状水沟,水沟连接四周田角的水凼,形成无数个微型蓄水库,遇干旱天气就可方便、快捷地灌溉、养鱼。

    养出生态鱼,美味又畅销。传统的池塘养鱼大多采用传统饲料,成本较高。而稻田养鱼多以稻田野杂草、昆虫等为饲料,成本较低,且生态环保。

    开展稻田养鱼不用施农药,成本明显下降。稻田养鱼以加州鲈鱼为主,鲈鱼是杂食性鱼类且有跳跃捕食习性,稻田有了鲈鱼就等于有了灭虫“专家”。

    2.稻田生态养殖技术

    鲈鱼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,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域,也能生活于淡水中,最大个体可达 15~25 千克 ,一般为 1.5~2.5 千克,营养价值较高。整个饲养过程要求稻田不喷施农药,避免污染,是良好的无公害水产品。一般 5—7 月进行稻田鲈鱼苗种投放,经3个多月饲养,个体可达 200 克左右,最大可达 350 克以上。每亩(1亩=667平方米,下同 ) 可 产 鲈 鱼 50~70 千克 , 可 收 稻 谷 600~650千克。

    (1)田块选择 田块面积一般以1 000~3 000 平方米 为 宜 , 水 深 1.1~1.5米。田底平坦少淤泥,田埂坚实不漏水,排灌方便,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。养殖鲈鱼要求水源水量充足,无工业、农业及生活水污染,特别要避免化工、印染、制药等生产污水的污染。

    (2)工程设施 田埂高25~30 厘米,田埂上宽 20厘米,坡度比 1:1.3。鱼凼面积按养殖面积15%开挖,鱼凼一般在养鱼田块一角或靠阴侧一边开挖,鱼凼深1米。可用砖、水泥浆砌成1:1.25的边坡。鱼沟开挖视其养殖田块大小而定,一般开成 “ 十 ” 字 、“ 井 ” 字 、“田”字鱼沟,鱼沟深不超过1米。稻田注排水系要求通畅。进水口应安装一道过滤网,网目为每平方米12~15目。出水口布置二道拦鱼设施网,呈弧形,第一道是拦渣网,第二道为拦鱼网,采用1厘米以内的网目。鱼种放养前7~10天,每平方米 用 生 石 灰 100~125 克 ,化浆后全池泼洒,以改善鱼凼底质和杀灭病虫害。

    (3)[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]水稻栽培 养鱼稻田肥力较强,水稻品种应选择耐肥强,耐深水、抗倒伏、适应性强的紧穗型高产优质品种。为确保水稻单产不受影响,养鱼稻田可施用壮秧剂培育壮秧,在3.5~4.5叶时抛秧,比常规抛秧田块增加 10%抛栽密度。另外,合理稻田施肥,不仅可满足水稻生长对肥料的需要,且能增加稻田水体中饵料生物量,为鱼类生长提供饵料保障。肥料以基肥为主,追肥为辅;以有机肥为主,化肥为辅。基肥应占70%~80%,追肥要控制用量,禁止使用氨水和碳酸氢铵,提倡施用生物肥料和复合肥,喷施根外肥。施肥时应避免高温天气,尽可能驱使鱼群集中到鱼沟、鱼坑中,切勿将化肥直接施入鱼沟、鱼坑内。

    (4)养殖模式 鱼种要求健康无病,规格整齐,放养时间为 5—7 月,每亩稻田放养规格 5~7 厘米/尾的鲈鱼种 200 尾,搭配 50 克/尾的鲤鱼 30 尾、鲢鱼 10尾、鳙鱼 10 尾。鱼种放养操作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,可用3%~5%食盐水或用8~10毫克/升高锰酸钾浸浴 10~15 分钟后放入稻田的鱼凼中。另外,提前在鱼凼底部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,水草面积为鱼凼面积的5%左右。

    (5)投饲管理 鲈鱼为肉食性鱼类,应提前在稻田放养规格 2~2.5 厘米/尾的鲫鱼苗2 000尾作为鲈鱼的饵料。饲养中还需投喂配合饲料、畜禽下脚料等,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生态养殖要求。鱼种规格为 5~6 厘米时统一在鱼池中驯化,即先投喂鱼浆加配合饲料进行采食 驯 化 , 驯 养 10~15 天后,多数鱼体长至 7~8 厘米时,才可投入大田饲养。每日投饲 2 次(上午 8—9时,下午4—5时),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%~8%,投喂饲料根据水质、天气及采食情况灵活掌握,每周调整1次。

    (6)水质管理 养殖稻田要求水质清新偏瘦,溶氧丰富,透明度控制在30~40厘米以上。高温季节要保持较高的水位,水稻收割后,将田水蓄至1.2米以上。视水质情况,每月用20毫克/升生石灰调节鱼凼水质,或施用复合生物制剂以改善水质,预防病害,每 10~15天施用1次。

    (7)病害防治 鲈鱼稻田养殖应以生态防病为主,药物预防为辅,池塘定期施用消毒剂。禁止使用对鲈鱼敏感的敌百虫、菊酯类药物。鱼病防控要坚持“以防为主、防重于治,无病先防、有病早治,内服外消、防治结合”的原则。鱼药使用按NY5071规定执行。当鲈鱼体重达到500克商品鱼规格时,及时起捕上市。

    来源: 李又柔爱娱乐  

    免责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     
     
    打赏
     
    更多>同类资讯
    0相关评论

    推荐图文
    推荐资讯
    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