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重庆乡村振兴平台!
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
  • 找产品
  • 找求购
  • 找企业
  • 养猪技术:做好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关键

       日期:2023-11-12     浏览:117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    核心提示:在养猪生产中,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。母猪的生产包括配种、妊娠、分娩、泌乳四个环节,其中分娩是最繁忙的一个生产环节,其目标是
     在养猪生产中,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。母猪的生产包括配种、妊娠、分娩、泌乳四个环节,其中分娩是最繁忙的一个生产环节,其目标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,产下的仔猪多活全壮。做好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,是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关键,也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。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母猪产仔前后饲养方式和注意事项:

     

     

    母猪产仔前一个月饲喂方式采取自由采食,喂量根据母猪体重大小、体况肥瘦,一般每天饲喂3~4千克混合饲料,1~2千克青饲料,分3次饲喂,另供清洁饮水。在母猪临产前5~7天开始减少喂量,尤其是减少精料喂量,增加优质青饲料喂量,保证充足饮水,防止便秘和产后不食。注意不能饲喂发霉变质、冰冻、虫蚀、有毒和刺激性的饲料,以免引起死胎或流产。母猪产仔前3- 4天停喂不好消化和易引起便秘的饲料,加喂一些优良多汁的青饲料。母猪产仔后可先加盐温水或麸皮稀粥料,在产仔24小时后可喂一些稻料,之后再逐渐增加精料喂量,一般产后5-7天才增加到哺乳母猪的喂料标准。减喂精料的目的是防止“顶食”乳房炎。对膘情差,产奶少的母猪可以提高达到哺乳母猪给料标准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母猪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,体液损失多,母猪表现出疲劳和口渴,因此,要准备足够的、温热的1%盐水,供母猪饮用。母猪分娩后8小时内不宜喂料,保证供应温水,第2天早上再给流食,因为产后的母猪消化机能很弱,应逐步恢复饲喂量。如果母猪消化能力恢复得好,仔猪又多;2天后可以恢复到分娩前的饲喂量。如果母猪少乳或没乳,必须马上采取措施挽救仔猪,可先调制些催乳的粥饲料类,如小米粥、用小鱼和小虾煮的汤、豆浆、牛奶等,1天喂饲3次,泌乳量上来后再逐渐减少直至停喂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母猪分娩后需要改善饲养环境,保持适宜温湿度,一般要求的最适温度为20~23℃,相对湿度为60%~70%,并减少应激。做好消毒、保健与卫生护理工作。及时清除污物,做好常规消毒护理,母猪产后应将其乳房、阴部和后躯用肥皂水或0.1%的高锰酸钾清洗干净。连续3~5天适当补加食盐,l周内喂养量不宜增加太快。应注意检查哺乳母猪的乳房,对发生乳房炎的应及时治疗。泌乳期母猪饲喂要遵循“少给勤添”的原则,一般每天喂3~4次。改善饲喂条件,合理供料。母猪分娩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能量,产后要及时补充水分、电解质等。防止母猪产后发生感染,可在饲喂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,也可进行药物保健、消炎,如肌注抗生素、输液消炎等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金脂肽是优质动物蛋白能量的最佳饲料原料,用该产品生产的动物蛋白品质和风味可达到欧盟标准,饲料利用率高、瘦肉率高,能显著提高日增重,使畜禽提早出栏,从而获得高饲料报酬。提高母猪泌乳量和乳脂率,减少母猪体脂动用与消耗,断奶仔猪体重高、整齐度好;缩短母猪发情间隔期,从而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窝重,延长母猪使用寿命。建立仔猪肠道微生态体系,构建肠道菌群屏障,促进粘膜免疫系统的发育,抑制大肠杆菌,沙门氏菌在肠道粘膜上的定植。促进仔猪特别是断奶仔猪对乳猪料的消化吸收,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。

    来源:

    创作者Sld6RREKop


    免责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     
     
    打赏
     
    更多>同类资讯
    0相关评论

    推荐图文
    推荐资讯
    点击排行